历史文化 ·

苏北小上海 运河夜明珠 —窑湾镇“小上海”得名记

清康熙七年(1668),山东郯城发生了一次毁灭性的特大地震,震级达到8.5级,窑湾镇属断裂带,整个窑湾古镇隅头段被震裂塌陷,当时又是明朝刚刚灭亡不久,清朝又刚刚兴起,特别是一些自然灾害区急待开发建设,于是康熙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凡是不愿为清朝服务的明朝官员可以到地震塌陷地区开发建设,一切罪过皆免。于是一部分明朝官吏携领家小,带着金银珠宝来到中运河畔窑湾筑店经营生计,打造了窑湾商业繁华的雏形。

清道光年间,窑湾秀才臧纡青中了举人,后因其才华出众,被雍正皇帝的侄儿扬威将军奕经聘入府中作为军师,沿运河随军南巡,路过家乡窑湾,结合窑湾地理环境,绘制了五行八卦镇区建设防御图,在护城河四周分设大东门、小东门、南哨门、北锁月门、大西门、小西门,各大门内巷道暗藏玄机。镇区内分设九座过街城楼,与六大门遥相呼应,可共同抵御入侵之敌。这一座铜墙铁壁似的城镇建筑,吸引了江西、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浙江等省的富豪巨商,纷纷来窑湾投资生财。

另外在明清时期,苏北鲁南一带公路运输不发达,主要依靠水上运输,因此窑湾也就成了京杭运河线上一个重要内河航运码头,它直接连接着市场,东至骆马湖和沭河两岸,西至黄墩湖,北至庙山赵墩湖,南至皂河。这周围方圆几百里所产的商品粮食都集中到窑湾上船,南运宁、沪、杭销售,从北方运来的煤油、卷烟、火柴、棉纱、碱粉等“洋广杂货”,在窑湾卸货,销往南方各个市场。这样运输装卸行业、商业、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文教医药事业逐步发展起来,使窑湾镇逐渐形成繁盛的商贸集镇,店铺栉比,商贾云集,常住人口达6000多户,3万余人,加上18个省市的商贸精英常年落户在窑湾经营门面,并建有江西会馆、山西会馆、福建会馆、山东会馆及苏镇扬会馆,更是“陆路四方辐辏,水路舟楫连绵,市井喧嚣声迅达于数里之外”,呈现烟火万家的鼎盛景况,可与昔日上海市容辉煌媲美。

公元1908年英国商人的小火轮船经大运河通行窑湾古镇,窑湾人在上海滩周家渡设海港码头,将苏北鲁南粮食向西欧五国出口,许多客商在粮食货物商标上打印着“上海窑湾”四个字,许多电报投递地址,首发地址也纷纷写上“上海窑湾”,另外在行政区划上窑湾辖东宁、中宁、迎薰、西临四个镇,还驻扎师、旅级军队,解放初期,当时上级政府曾两次将窑湾划定为县级市,足见其繁荣和重要,所以“小上海”之名从此产生。

作者:居成凯,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作者和来源。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