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开泇通运与窑湾勃兴

中国大运河肇兴于春秋,经过隋,元两代的大规模整治改建,明清两代的加工完善,成为沟通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在历史的长河中,运河两岸逐渐兴起了许多商业城镇。开泇通运后,原为普通村落的窑湾迅速发展成为运河边上一座重要的漕运码头和商贸重镇。

一,开泇通运溯源

徐州上,下通航水道原为泗水,自北宋以来屡受黄河袭扰,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侵泗夺淮,徐州以下的泗水水道变为黄河的组成部分,元代运河改道,借黄行运,黄河又成为京杭运河中的黄河运道。

元代迁都“中都”(今北京),政治中心北移,京师所需,“无不仰给于江南”,依靠绕道中原而且遭到战乱破坏的大运河,以通漕运,不仅航程纡远,而且间需陆运转驳,十分艰辛,为缩短陆上运道以利南粮北运,元朝在济宁以北相继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初步建成了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济宁至徐州段仍利用泗水河道,徐州以南因为黄河早已“夺泗”,这段河道既是“泗水旧道”,也是“黄河新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元代大运河体系较为复杂,有的承袭前代运河,有的新辟河段,也有利用天然河流通航,徐州以南则利用黄河,以黄代运。黄河河道多沙善淤,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对漕运影响日益剧烈。“黄河改道,不能行运,漕舟阻滞,漕粮漂没,溺死运丁之事时有发生。”明嘉靖以后,黄患集中于徐州附近,“运道淤阻”,‘徐吕浅涩’,‘粮艘阻不进’的情况,屡见不鲜。尽管治河者在治黄保漕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力量,但始终未能摆脱这一被动的局面。另开运道,避黄通漕,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明代的大运河线路与元代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自南阳(今山东微山)至皂河(今宿迁)的一段运河,为明代“避黄改运”开挖的泇运河,亦称东运河。

明嘉靖年间,“河大决沛县,漫邵阳湖及徐州以南徐吕二洪”,“浩渺无际,运道淤塞百余里”,总河朱衡将徐州以北至南阳的一段运河由南四湖的西岸移到东岸,距河30里,这条运道后称“南阳新河”。新河通航后,大批漕船通过新道北上,效益十分显著,当明隆庆三年(1569)七月黄河再决沛县,“茶城淤阻,粮艘二干余皆阻邳州(今睢宁)”、“隆庆四年(1570年)九月河决邳州,睢宁白浪线至宿迁小河口淤180里,阻运船千余只”时,工部及总河都御史翁大立先后多次提出开泇通运,以避徐州上下黄河之险的建议。因“黄运分立”与“河漕合一”的意见僵持不下,不久,“黄落漕通”,这一建议未付诸实施。明隆庆五年(1571)黄河决邳州损坏粮船数千艘,淹没漕粮40万石,运粮士卒死亡数以千计,严重威胁漕运。工部尚书朱衡上疏复请开泇,因“路虽直接,施工实难……与其烦劳巨费开泇,不如及时修防保旧运道。”开泇通运再次搁浅。明万历二年(1574)秋河、淮并涨,次年(1575)二月,总河都御史傅希挚再度提出“请开泇河以避黄险”的建议,计划“拼十年之费,以成泇河”,因工期太长,费钱太多也未能实现。

万历二十一年(1593)大水,济宁、徐州一带泛滥成灾,运河堤岸溃决二百余里,洪水壅滞于微山湖一带,漕运深受影响。总河尚书舒应龙为通漕计,乃开韩庄中心沟40余里,凿礓避石,通彭河水入泇,把微山一带水域与泇河联系起来,即是韩庄新河,后成为泇河的一段。万历二十五年(1597),黄河于单县(今山东)黄堌决口南徙,徐吕二洪以下的黄河几乎断流,漕运再次受阻。万历二十七年(1599)以后,总河刘东星沿韩庄故道,整理泇河,“地多砂(礓)石,工艰未就”。次年,刘东星“展拓彭河,凿良城、侯迁庄、顿庄及挑万家庄”等“山岗高阜”之处,“力凿成河,下开黄泥湾(今邳州)至宿迁董沟口”,在韩庄以北“傍(微山)湖开支河四十五里”,工程进行了两年,不久,刘东星去世,万历三十年(1602)工程停了下来。

万历三十一年(1603),淫雨水涨,“河大决单县(今山东)苏家庄及曹县缕堤,又冲沛县四铺口太行堤,灌昭阳湖,入夏镇,横冲运道”,危及漕运。刚出任总河的李化龙鉴于形势严重,力主继续大开泇河,以竟前功。在李化龙的主持之下,万历三十二年(1604)征集民工,按舒、刘治泇的旧线,“上开李家港,凿郗山石,下开邳州直河口,挑田家庄”。自夏镇(今山东微山)李家口引运河经韩庄东南会彭河、氶河至泇口会泇河(即现在西泇河),又东南流,至窑湾会沂河,又东南至皂河(今宿迁)西直河口入黄河,全长260余里,避黄河之险300余里,并建设韩庄等八座陡门式船闸,以节水流。后任总河侍郎曹时聘复疏浚拓宽,建坝遏沙,修堤度纤,置邮驿、设兵巡,增河官、立公署,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完成。漕运改由泇河经微山湖北上,避开了从直河口溯黄河西上至徐州的旧道。泇河开通后,黄河运道并未废弃,每年三月初,则开泇河,令粮运官民船,由直河口而进,以便利往来。至九月初则塞之,开吕公坝,入黄河,以便漕船回空与官民船舶往来,至次年二月则塞之。“半年由泇,半年由黄。”新旧运河交替使用,重载船走泇河,黄河则在安流之后行驶空载船。此后,黄河运道堙废,泇河则成为沟通南北的唯一通道。

直河口以东为骆马湖和马陵山,诸山西坡之水、沂河及其分支皆汇于骆马湖,湖水涨落变化较大。洪水只能从董家沟口、骆马湖口、陈沟口入黄河,湖底高洼不一,无法行船,遇黄河决口,则波涛汹涌,险情迭生,船入泇河撞损极多,阻隔严重。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河决狼矢沟(今徐州东),黄河全注刘口(今宿迁黄墩),由直河口归旧河,怒涛险溜,严重阻运。明天启三、四年(1623~1624),王家集、磨儿庄险溜尤甚。漕储参政朱国盛在骆马湖中开通济河,上接泇河,下通骆马湖口,以挑河之土筑堤分隔湖水作纤道,河长57里,筑堤8747丈,至天启五年(1625)四月竣工。次年(1626),总河侍郎李从川又从骆马湖运口开河10里,至宿迁西陈沟口入黄河。明崇祯五年(1632),因黄河决入骆马湖,通济河淤塞,总河尚书朱光祚重浚骆马湖,避河险13处,名顺济河(又名通济新河)。崇祯八年(1635),骆马湖运道复又溃淤,总河刘荣嗣另开新河,起宿迁至徐州,引黄水注其中,其所开之邳州上下河道尽为黄河故道,多沙不利行舟,漕船仍定原河道,刘荣嗣获罪,死于狱中。后任侍郎周鼎专力于泇河,浚麦河、支河,筑王母山前后坝、胜阳山东堤、马蹄崖十字河拦水坝,挑良城至徐塘6000余丈河道。崇祯九年(1636)夏,泇河复通。崇祯末,运舟改由董沟口入黄。

清顺治七年(1650),董沟口又淤塞,遂取道于骆马湖。顺治十五年(1658),董沟口又复淤阻,总河朱之锡从骆马湖又开一口接黄河,但不通畅。船行“遂取道骆马湖,由汪洋湖面行四十里始得沟河,又二十里至窑湾口(今新沂市窑湾镇)而接泇。”

泇河的开凿,虽然改善了漕运的状况,但是直到明末避黄行运的目的并未完全实现,直河口以下二百里的航程仍需要以黄代运。为了尽避黄河之险,清代河道总督靳辅、齐苏勒在明代开泇河的基础上,将明代运河裁弯取直,继凿中河,从而结束了以黄代运的历史。

开泇通运与窑湾勃兴 历史文化 第1张

现中运河除邳州以北为明代泇河的尾段外,基本上是清康熙年间为避黄河之险而开凿的“中河”,属沂沭泗水系。沂河发源于山东沂源县鲁山南麓;沭河发源于鲁山以东的沂山南麓。两者西南流,在宿迁西北的古邳会古泗水,南流入淮。自黄河夺泗而失去出路后,沂河被迫在邳(州)宿(迁)间,成骆马湖及黄墩湖,然后由骆马湖南入六塘河,经灌河入海。沭河则东出沭阳,取道蔷薇河东北流,至临洪口入海。嗣后,黄河虽已改道北去,但沂沭泗水已不能复归故道,以中运河为泄水尾闾的格局,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同时,形成了邳州以北,以微山湖为“水柜”;邳州以南,以骆马湖为“水柜”的格局,为保证中运河航运的畅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中运河自台儿庄转东南行约六公里,跨过苏鲁交界,进入今江苏省境内。又南于大王庙西纳不牢河后,经滩上集便到达“水陆要冲,南北咽喉”的邳州。运河从邳县南流至窑湾,迂回绕过头、二、三湾后,便沿骆马湖西岸东南行,到达皂河镇,中运河是联结鲁南运河与里运河的纽带,河宽水深,通航条件较好。清人高玥在《宿迁道中》一诗,描述当年漕运盛况时说:“长堤夹舟行,千艘乘风便。岸直水如弦,风正帆如扇。”

运河徐州段的改造,直接影响着运河沿线城镇的兴衰。徐州等原先位于运河两岸的沿河城镇因运河的改道而迅速衰落下去, 而运河新流经的鲁南、苏北等沿河地区则因为运河的开通而开始兴盛,许多原本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村落开始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区域商品贸易中心,如山东的台儿庄、韩庄和苏北的窑湾等。

二、窑湾勃兴概述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总河李化龙奉旨续开泇河,“上开李家港,凿郗山石,下开邳州直河口,挑田家庄”一年完工。自直河至李家港二百六十余里,尽避黄河之险,运道从此大通。自此运河经过窑湾,当年就有三分之二的漕船通过窑湾北上,北上漕船竟达8000多只。明朝废止陆运和海运后,南北运输完全依赖运河,每年经过窑湾北上的粮船约1.22万艘,总送漕粮400多万石,运送官兵约12万人,再加上来往的商船每年通过窑湾的船只数量就更加可观了。

泇河的开凿带动了窑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迅速发展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商品贸易集散地,地方经济日渐繁荣。为了进一步鼓励漕运,嘉靖年间曾明令:每条漕船准许携带货物二成,自由在沿途贩卖,并允许漕船沿途招揽货源,代客运输酒、布、竹、木等大宗货物往来贸易。依托水运优势,窑湾逐渐发展成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和商业重镇。明清漕运鼎盛时期,窑湾为南北水陆要津,往来船只,南达苏杭,北抵京津。到明末清初,窑湾漕运已达到鼎盛时期,每当漕运旺季,白天运河上舳舻相接、樯桅高耸、白帆点点,十分壮观。夜晚,石码头泊船十里不绝,灯火通明,纤夫高歌,渔歌互答,劳工号子高亢深沉,歌女低吟,如泣如诉,百转不绝。有史料为证窑湾“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至民国以窑湾为中心的商船运销北到山东济宁,南至江南的常州、镇江,西抵安徽境内淮河中游的正阳关一带,各商船船帮仍拥有商船近6000艘,运送货品总吨位在千万吨以上。

最为繁华的窑湾石码头,岸边桅杆如林,绵延十里之外,货物堆积如山,一眼望不到边,车辆如梭,行人如潮,岸上堤下一派繁荣景象。江南的毛竹、茶叶、丝绸、糖、瓷器和北方生产的豆、麦、梨、枣等特产,都通过窑湾石码头进行交易。欧洲五国的石油、织布机、缝纫机、织袜机、自行车、手电灯、电池、火柴、人造丝、花洋布、花洋标等都在窑湾石码头转卸,销往各地。海州、灌云、板浦的盐帮驮队日夜兼行,将食盐运往窑湾码头。河北的骆驼队、山东的牛车、独轮车将豆、麦等大批粮食、梨、枣等山货特产运到窑湾码头,经过窑湾商会出口销往国外。正像一首诗所形容的那样“傍河临湖据要津,货物集散是中心,无怪人称‘小上海’,窑湾商贾聚金银。”

到民国初期,窑湾已有“小上海”之称。镇上常住人口约3万人,流动人口约1.5万人,窑湾商号、工厂、作坊360余家,其中有当典、钱庄、槽坊、粮行、布庄、客栈,中美合资美孚石油公司、中英合资亚细亚石油公司、中法合资五洋百货公司、中英合资鸡蛋清厂等。当时窑湾钱庄和当典的银票可在中国18个省定点钱庄兑换现银。镇里建有江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福建、苏镇扬8省商会馆,有青海、浙江、东三省等10省商业代办处,有2座教堂,8座庙宇。镇上驻有美、英、法、俄、意、荷兰、加拿大等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近百人,世界上有10多个国家与窑湾有贸易往来。从地方志上的一段话可以看出当时窑湾的盛况。民国《邳志补》记载:“窑湾,邳宿错壤,绾毂津要,一巨镇也,昔者,漕艘停泊,帆樯林立,通闤带闠,百货殷赈。有幸使过客之往来,或舟或车,胥宿顿马。繁富甲两邑,大腹巨贾,辇金而腰玉,倚市之女,弹筝砧屣,有扬、镇余风。”

三、文旅融合发展

窑湾因运河漕运而兴,亦随着漕运停止而开始衰落。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朝廷将征粮改为折征银两,陆运兴起,漕运废除,窑湾从此失去了经济繁荣的载体——运河漕运。除了逐渐丧失优越的经济地理地位外,又遭遇了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和日寇的侵占,窑湾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改革开放之后,窑湾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008年以来,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窑湾古镇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实现再次腾飞。

根据《窑湾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新沂市窑湾镇总体规划(2013 -2030)》,依托窑湾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沿线景观,建设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展示与运河水运贸易共生的城镇聚落发展的人文与自然风光。

1、梳理窑湾运河文化资源。

占据中运河段文化公园建设的制高点,发掘漕运历史文化,加以利用。窑湾唐时建镇,起初是沂河边上的隅头镇,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后因明末开泇通运,隅头镇迁至现址,依托漕运的优势,发展成为大运河上的商业重镇,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独特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带有运河文化符号的遗存。当年繁盛时期的窑湾古镇仍保持原貌,是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813间,核心区占地面积14公顷,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1处(中运河徐州段),大运河文化资源 2处(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中宁街历史文化街区),省级文保单位赵信隆酱园店(包括吴家大院)1处,市县级文保单位山西会馆等9处,文控单位玄庙等2处,新沂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臧家大楼等5处、不可移动文物陆举人宅等73处,其他环境要素资源沂河、后山河、圩沟等。2006年5月,窑湾古镇建筑群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国家级大运河文化公园示范点。

2、讲好窑湾运河水乡文化故事。

窑湾是大运河沿岸商贸重镇,着力发掘以宝丰萃典当行、窑湾绿豆烧、窑湾的甜油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文化,讲好传统典当业、众多商业老字号的故事。1931年窑湾镇就有酒楼32家,“一品香”、“小蓬莱”,“朝阳楼”、“西来意”等酒馆陈设高雅,厨艺精湛,菜肴讲究,闻名百里;有茶馆9 家,各具南北特色;各色小吃更是争奇斗艳,品种繁多,软食、烧饼、稀粥、辣汤、元宵、豆腐脑等达25 种之多。旅馆业繁荣,民国时期,窑湾就设有旅馆22 家,大通、大安、太平三大旅社设备齐全,服务上乘,常年客满。补给商船的夜猫子集 :三更开城门,共聚“夜猫子集”,灯下营业,天亮出航。河灯顺水飘流的盂兰会,商贸云集汇集多种宗教信仰。据记载窑湾原有八座庙宇和教堂,有道教的玄庙观,天主堂、耶稣堂,佛教的观音庵,奶奶庙(慈云寺)、万寿宫、妈祖庙、关帝庙(三圣庙)等。

3、挖掘窑湾运河水乡文化价值。

窑湾多地交界、多河交汇,融合南北文化 ;物流天下、汇聚中外,贯通东西文明;开放、兼容、质朴的运河文化。研究古镇奇门遁甲八卦九宫的建镇格局,让游客了解古代战争文化。

4、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科学保护:

明确保护对象,依法严格保护,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保护好现存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古镇的历史建筑群风貌,街巷格局和其他古树名木、河流等环境要素。挖掘窑湾特有的夜猫子集等节庆习俗,剪纸、烙画等民间工艺,绿豆烧、甜油等传统技艺。

二是世代传承:

新增窑湾运河文化博物馆,设置综合展陈场所,重现古镇格局;设立文化展示场所,再现繁荣窑湾,修缮现存文保单位的古建筑、历史建筑并置入展览功能,按照传统营造法式修缮赵信隆酱园店、吴家大院、庄家大院、山西会馆、苏镇 扬会馆、江西会馆、东当典、西当典、玫瑰酒厂、新四军联络站等。修缮名人故居,弘扬传统文化,如徐家大院、陆文椿故居、臧纡青故居。组织民俗活动,活化窑湾历史,于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或结合商店开张等,在街区中开展夜猫子集、盂兰会、水龙会、脚行等特色民俗活动。组织文体活动,如运河骑行体验等。

三是合理利用:

利用现有资源,设置沿运河、后山河环形连通的骑行线路,并配套建设公共自行车停放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在街区内统一设置沿西大街和中宁街设置步行线路,形成“鱼骨”状街巷。水上线路:在运河上设置水上旅游线路,丰富游览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工作,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

窑湾镇将紧紧围绕“文化窑湾,生态窑湾,活力窑湾,和谐窑湾,魅力窑湾,运河窑湾”的发展思路,抢抓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难得机遇,扬资源优势,创发展新路,梳理窑湾运河文化资源,讲好窑湾运河水乡文化故事,挖掘窑湾运河水乡文化价值,利用窑湾运河水乡文化,达到文旅融合发展。

 

作者:窑湾文化研究会秦群泰,张维坤。版权所有,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参与评论